第二十五章抗心律失常藥
心律失常類型
1.心動過速
2.期前收縮(早搏):心房(室)纖顫、心房(室)撲動
抗心律失常藥的分類及作用機制
類別 |
藥物 |
作用機制 |
Ⅰ類 鈉通道阻滯劑 |
|
阻滯鈉通道,抑制除極時Na+ 內流。 |
ⅠA類 |
奎尼丁、普魯卡因胺 |
抑制0相去極化,減慢傳導 |
ⅠB類 |
利多卡因、苯妥英鈉 |
輕度抑制0相去極化,減慢傳導,顯著促進K+ 外流,縮短復極化。 |
ⅠC類 |
普羅帕酮、恩卡尼 |
抑制0相去極化,減慢傳導,對復極化無影響 |
Ⅱ類 β受體阻斷劑 |
普萘洛爾、美多洛爾 |
阻斷心臟β-受體。 |
Ⅲ類 延長APD藥 |
胺碘酮、索他洛爾 |
延長APD |
Ⅳ類 鈣拮抗劑 |
維拉帕米、地爾硫卓 |
阻斷鈣通道,抑制Ca2+ 內流 |
V類 其他類 |
腺苷 |
室上性 |
Ⅰ類鈉通道阻滯劑
奎尼丁 ⅠA 類廣譜
[藥理作用]:直接作用于心肌,阻斷Na +通道,還可阻止Ca2+內流和K+外流,尚可阻斷M 受體。
1)降低自律性
2)減慢傳導
3)延長動作電位和有效不應期
4)其它:減弱心肌收縮力、抗膽堿作用及a-R 阻斷作用,血壓下降
[臨床應用]治療各種快速型心律失常
1)房顫和房撲的復律治療和維持
2)室上性和室性心動過速、早搏。
[不良反應]:
1.胃腸道反應
2.心血管反應
(1)低血壓
(2)心律失常:傳導阻滯、竇性心動過緩或停搏。
(3)血管栓塞
3.金雞納反應:耳鳴、聽力減退
4.奎尼丁暈厥:
5.其它:過敏,血小板減少等。
禁忌:嚴重心肌損害、過敏、強心苷中毒、高血鉀者禁用
Ⅲ利多卡因ⅠB 類
應用:急性心梗并發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選
藥理作用:
1)降低自律性,提高心室肌的致顫閾;
2)縮短APD 和相對延長ERP;
3)改變病變區傳導。
臨床應用:
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為防治急性心梗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選藥。
不良反應:
主要為中樞神經系統癥狀。
Ⅳ苯妥英鈉ⅠB 類
藥理作用:
1)縮短APD 和相對延長ERP:房室結、浦氏纖維
2)降低自律性:浦氏纖維
3)對傳導性的影響
臨床應用:
主要用于各種室性心律失常。
首選: 強心苷中毒所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V 普羅帕酮ⅠC 類
藥理作用:有局麻作用,阻滯快Na +通道,降低心肌和浦氏纖維傳導性,對APD 和ERP 無明顯作用,但延長房
室結和其旁路的不應期。
大劑量輕度阻滯β-R、鈣通道
臨床應用:
1.室性和室上性早搏和心動過速
2.預激綜合征伴室上性心動過速
不良反應:
1.心臟毒性:房室傳導阻滯
2.低血壓、黃疸等
Ⅵ普萘洛爾Ⅱ類
機制:阻斷β受體
大劑量:膜穩定作用
應用:室上性心律失常
禁忌癥:房室傳導阻滯、支氣管哮喘
Ⅶ胺碘酮Ⅲ類
藥理作用:
1.延長心肌的復極時間;
2.減慢房室結、浦氏纖維的傳導性;
3.降低竇房結自律性;
4.阻斷α、β受體。
臨床應用:
1.廣譜抗心率失常:房撲、房顫、室上心動過速
2.預激綜合征效果好
不良反應:
1.角膜色素沉著;
2.甲亢傾向;
3.致死性肺毒性和肝毒性。
Ⅷ維拉帕米Ⅳ類,窄譜
竇房結、房室結敏感
臨床應用:
1.治療室上性和房室結折返激動引起的心律失常
2.心律失常伴冠心病、高血壓,老年患者更適用
腺苷V 類
與腺苷受體作用激活鉀通道,使K +外流增多
治療折返性室上性心律失常
支氣管哮喘禁用,半衰期短,需快速靜注
抗心律失常藥的臨床應用(重點)
竇性心動過速:β-受體阻斷劑、維拉帕米
房性早搏:(頻繁)β-受體阻斷劑、維拉帕米、Ⅰ類抗心律失常藥
房撲、房顫:
轉律:奎尼丁、胺碘酮
減慢心室率:β-受體阻斷劑、維拉帕米、洋地黃;
防止復發:奎尼丁、丙吡胺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急性:維拉帕米、洋地黃等;
慢性:洋地黃類、奎尼丁、胺碘酮
室性早搏:普魯卡因胺、Ⅰ類(奎尼丁)
心梗后急性期:靜滴利多卡因
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ⅠC 類
心室纖顫:
轉律:Ⅰ類(利多卡因)、Ⅲ類(胺碘酮)
特殊不良反應(重點)
大多數:心動過緩、低血壓(腺苷無低血壓)
奎尼丁:血管栓塞、金雞鈉反應、奎尼丁暈厥
普魯卡因胺:紅斑狼瘡樣癥狀
普羅帕酮:心臟毒性
胺碘酮:甲亢、角膜色素沉著、嚴重肺、肝毒性
普萘洛爾、腺苷:哮喘禁用
丙吡胺:青光眼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