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護士的規范化培訓內容包括政治思想、職業素質、醫德醫風、臨床操作技能、專業理論知識、外語;培訓時間依據大學本科、專科、中專3個不同學歷層次分別設定。
(1)醫院院內培訓方法
①自學:指定自學內容,提出明確要求,利用業余時間自學,定期考試。
②臨床實踐:床邊教學,結合臨床實際討論護理理論、有關專科知識、解決患者的護理問題和示范操作。
③定期查房:結合病例討論護理診斷、治療原則、護理計劃及目標等。
④專題講座:組織全院或分科、分病區進行。
⑤讀書報告會:由護理人員個人匯報學習體會,相互交流。
⑥短期培訓班:如護士長管理學習班、帶教老師培訓班、急救培訓班、新護理儀器的使用與保管方法培訓班等。
⑦實際操作訓練:護理技術操作可采取示范、練習、定期考核等方法。
⑧長期半脫產或業余學習班:如英語口語班、護理新理論研修班等,酌情安排時間。
⑨科室輪轉:護士通過多科實踐可擴大知識和技能范圍。
(2)院外培訓方法
①全脫產學習:根據需要有計劃地推薦表現優秀、有進取心的護士經成人高考合格,參加高等院校或成人進修學院脫產學習,可獲得大專、本科學歷或結業證書;或參加脫產的專題學習班。
②業余大學培訓:半脫產或不脫產學習,達到一定學時或學分經考試合格,可獲學歷證書。
③電視大學:由電視臺及各省、市、自治區舉辦,電視教學、函授輔導、定期考試,合格者頒發畢業證書。
④自學高考:各省市普遍開設護理專業大專學歷的自學高考,本科水平自學考試部分省市已開辦,應鼓勵護理人員選擇自學成材之路。
⑤網絡學院:一些高校利用遠程教學,已開設大專和專升本水平學歷教育。
⑥國內外進修、參觀及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