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正常產褥期產婦的護理
一、考試重點
1.產褥期是指產婦從胎盤娩出至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復或接近正常未孕狀態所需的一段時間,一般為6周。
2.妊娠子宮從胎盤娩出后逐漸恢復至未孕狀態的過程稱子宮復舊。子宮體于胎盤娩出后,宮底在臍下一指,產后第1日平臍,以后每日下降1~2cm,產后10日子宮降入骨盆腔內,產后6周子宮大小及子宮內膜完全恢復到非孕期狀態。子宮頸內口于產后1周關閉,產后4周時子宮頸完全恢復到非孕期狀態。
4.由陰道排出的含有血液,壞死蛻膜組織及宮頸粘液等的液體,稱為惡露。惡露分為血性、漿液性、白色三種。血性惡露約持續3日,漿液惡露約持續2周,白色惡露約持續2~3周。正常惡露持續4~6周,有血腥味,無臭味。
5.產褥早期因宮縮引起的下腹部陣發性疼痛為產后宮縮痛,哺乳時加重。
6.產褥期護理包括一般護理、子宮復舊及惡露的護理、會陰部護理、乳房護理、計劃生育指導和產后檢查。提倡母嬰同室,純母乳喂養。
二、練習題
(一)名詞解釋
1.產褥期 2.產后宮縮痛 3.子宮復舊 4.惡露 5.初乳
(二)填空題
1.哺乳姿勢常采用 或 姿勢。
2.產后外陰水腫者,可用 或 濕熱敷。
3.產后 周,宮頸完全恢復到非孕期狀態。
4.高錳酸鉀坐浴,一般需要從產后 日開始。
5.胎盤娩出后,宮底在 ;產后第1日宮底稍上升達 ,以后每日下降 ,至產后 日子宮降入骨盆腔內,此時腹部檢查于恥骨聯合上方捫不到宮底。
6.惡露分為: , 和 。
7.產后 內開始授乳,并主張 同室, 喂養。
8.子宮內膜至產后 周完全修復。
9.血性惡露多,持續時間長,可能為 ;惡露有臭味,可能有 。
10.產婦如接受會陰切開,其產后的臥位應朝向 ,以免惡露浸漬傷口。
11.為預防尿潴留,產后 h內,應囑產婦排尿一次。